找到相关内容1315篇,用时1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日本真宗观〉一文,对这场法义讨论的过程有详细的叙述,略谓:“日本真宗大谷派1899年于南京创立本愿寺以后,主持留寺的北方心泉曾托杨文会把日本净土真宗七祖全部刻印出来。此时,杨文会曾对这些著作加以查阅。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——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

    选择不以武力征服,很可能是为了保护敦煌佛教 。此刻又是密教在河西大展鸿图的关键时期,石窟造像题材的密教化倾向十分浓厚。密教中圆满世间愿求的外貌相当具有吸引力,尽管它有内在更为深刻的法义,却容易被大众...

    郭祐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1.html
  • “近代居士佛教的典范--陈健民对在家学佛的启示

    ,可以了解到严定法师对陈健民来说,已不仅是译师,而是一位堪能抉择法义,如量行持的上师。   离开汉藏教理苑之後,《曲肱斋》里面陈健民再也没有提到拜任何显教法师为师。不过《曲肱斋短笛集》有「礼南华後欲...

    黄英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380128.html
  • 藏传佛教传记的主体性与空性--伊喜措嘉佛母密传的叙事研究

    史料》。拉萨:西藏社科院,1988。   孙昌武,《佛教与中国文学》。台北:东华,1989。   根桑泽程,《密宗法义精要》。台北:佛教出版社。   班班多杰,《拈花微笑──藏传佛教哲学境界》。西...

    刘婉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380500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略论

    ,最终在“解严”后合法化。佛教在这一波冲突中所获益的是,树立佛教正统、厘清法义之别。  (二)“新四大法派”与“人间佛教”  台湾佛教在江浙佛教长期的影响下,加上戒严的稳定发展,最终在“解严”前后陆续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780960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心性思想研究

    提醒阿难,一定要用这颗无有委曲的直心,去如理思维世尊将在下面开显的法义,只有这样,阿难与楞严法会上的所有大众才能最终在法随法行的状况下,完成回归常住真心的美好愿望。   五、三心之关系   尽管《...下面开显的法义,只有这样,阿难与楞严法会上的所有大众才能最终在法随法行的状况下,完成回归常住真心的美好愿望。   五、三心之关系   尽管《楞严经》中存有三种异常鲜明地“心学”系统,但是楞严三心并...

    常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881068.html
  • “人间佛教”禅观修学要义

    提要与注意事项。在整个课程设计与法义解说上,尽量照顾到“直接与间接”、“静中与动中”、“利他与自利”等情况的需要,来施设“人间佛教禅法”的基本架构。[13]该套团体共修的学程设计,从参与学员的心得分享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1283155.html
  • 圣一老法师宣讲佛法的要义

    时侯就经行,经行就思惟十万亿佛土所闻的法义,思惟其义,闻法要思惟嘛!你们听完佛法回来后,就要思惟一下,什么叫做戒呢?烦恼叫我偷,不偷;烦恼叫我骂,不骂。这不就是戒了!什么叫做定呢?妄想不生,这就叫做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1425583892.html
  •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

    中有评熊先生之大著,详加玩察,不意仁者读书颇有内心几微之处都能钻入,评论态度亦尚温雅,喜慰无量。虽然言说三界本真实灭苦因,法义无界,莫但闻已便生品想,甚愿趁此年富时境一超直入,做到能歇手时再歇才好,若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22284136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二)

    观察的正理,就是:闻思的正理、修行的正理、依靠方便修行的正理,还有法性的正理。   观察善知识所讲的法义,光凭自己的听闻,懂得了一点是不够的,要思维并且来修行毫不散漫的行为,这样具足了暇满的人身是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022884703.html